时间: 2025-05-02 13:2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50
词汇“徒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徒设”这一词汇的分析:
“徒设”字面意思是指“仅仅设立”或“空有设置”。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形式或结构的存在,但没有实际内容或功能。
由于“徒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虚有其表的仪式或制度。
“徒设”由“徒”和“设”两个字组成。“徒”在这里表示“仅仅”或“空”,“设”表示“设立”或“设置”。这个词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徒设”可能用来批评那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即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内容的行为。
“徒设”这个词给人一种空洞、无用的感觉,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形式主义的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徒设的机构或规则,这些往往是为了应付检查或满足某种形式上的要求,而实际上并没有实际效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徒设”来形容那些看似华丽却无实质内容的场景或事物,如“金碧辉煌的宫殿,徒设的宴席,无人问津的寂寞。”
由于“徒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如果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个空旷的舞台,上面摆放着看似重要的道具,却没有演员和表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徒设”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例如英语中的“empty setup”或“vain establishment”。
“徒设”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揭示了一种形式与实质之间的矛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现象的批评和反思。
1.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
2.
【设】
(会意。从言,从殳。本义:摆设;陈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設,施陈也。 、 《诗·小雅·彤弓》-钟鼓既设。 、 《礼记·月令》。注:“陈也。”-整设于门外。 、 《礼记·经解》-规矩陈设。 、 《战国策·秦策》-张乐设饮。 、 《聊斋志异·促织》-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 《淮南子·本经》-设树险阻。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
【组词】
陈设、 设醮修禳、 设蓍、 设弧、 设帨、 设奠、 设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