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07:39
**材轻德**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材料轻,德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能和品德都不足,通常带有贬义。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在才能和道德品质上的双重不足。
在文学作品中,**材轻德*** 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角色,暗示这个角色不值得信任或尊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表达对其能力和品行的不满。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人力资源管理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同义词:才疏学浅、** 反义词**:德才兼备、才高八斗
同义词如“才疏学浅”强调的是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而“****”则侧重于道德品质与所处位置的不匹配。反义词如“德才兼备”则强调一个人在才能和品德上的双重优秀。
**材轻德*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人才的评价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评价人的一种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对人的评价往往强调德才兼备。材轻德*** 反映了这种价值观,即一个人如果才能和品德都不足,就会被社会所不齿。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称职、不可靠的形象。在使用时,往往会引起听者的不满或警惕。
在职场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都让人质疑,最终被大家私下评价为“材轻德*”。
在诗歌中,可以将“材轻德*”融入描述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的形象,如:
他言如风过耳, 行如水流沙, 材轻德*人, 何以立天下?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空洞无物的形象,如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空洞的回声,象征着这个人的言行的空洞和无价值。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acking in both talent and virtue”,但这种表达不如“材轻德*”那样简洁和富有文化内涵。
**材轻德 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是对人的一种评价,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对人的评价和态度。
1.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
2.
【轻】
(形声。本义:车名)。
轻车。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轻,轻车也。 、 《周礼·车仆》-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 、 《战国策·齐策》-使轻车锐骑冲雍门。
3.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4. 【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