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4:51
犀革:字面意思是指犀牛皮,通常指的是犀牛的坚韧外皮。在古代,犀牛皮因其坚硬和耐用的特性,常被用来制作盔甲、盾牌等防御性装备。
犀革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犀指的是犀牛,革指的是皮革。随着时间的推移,犀革逐渐演变成一个比喻词汇,用来形容坚固不可摧的事物。
在古代**,犀牛皮因其稀缺和坚固的特性,被视为珍贵的材料。在战争和防御工程中,犀革的应用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材料性能的重视。
犀革给人以坚固、不可摧毁的印象,这种联想常伴随着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犀革的意象常被用来强化主题的坚定性和不可动摇性。
在日常生活中,犀革这一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坚如犀革”这一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意志或物体的坚固性。例如,在描述一个历经风雨仍然屹立不倒的建筑时,可以用“坚如犀革”来形容。
诗歌:
岁月如刀,刻画沧桑,
唯有你,坚如犀革,
风雨不改,初心依旧。
在不同文化中,犀牛皮都被视为坚固的材料。例如,在非洲文化中,犀牛皮也因其坚韧性而被用于制作各种工具和装备。
犀革这一词汇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物质的坚固性,也象征着精神上的坚定和不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事物的特性和情感。
1.
【犀】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
2. 【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