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0:45
词汇“欢怿”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欢”和“怿”。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欢”字通常表示高兴、喜悦的意思,而“怿”字则有愉悦、满意的含义。结合起来,“欢怿”可以理解为非常高兴和满意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欢怿”常用来形容人物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尤其是在描述成功、胜利或重要**后的心情。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带有一定的文雅和书面语色彩。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更精确地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特定的情感状态。
“欢”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高兴的意思,而“怿”字则相对较少见,主要出现在古文和诗词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欢怿”这个组合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和书面语境中仍然保留其独特的韵味。
在**传统文化中,表达喜悦和满足的情感往往需要含蓄和文雅,因此“欢怿”这样的词汇非常适合在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使用。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情感表达的细腻和深沉。
“欢怿”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满足。它让我联想到家庭团聚、朋友间的欢笑以及个人成就带来的内心平静和喜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听到自己的论文被接受的消息,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欢怿。这种情感体验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欢怿”: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心中欢怿,如沐甘泉。
想象一幅画面:阳光明媚的花园中,人们欢笑着,花朵盛开,鸟儿歌唱。这样的场景与“欢怿”的情感状态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ecstatic”或“overjoyed”来表达类似的情感状态。
通过对“欢怿”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表达喜悦和满足情感时的独特魅力。它在文学和正式语境中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细腻情感表达方式。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个词汇的恰当使用,以提升我的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1.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2.
【怿】
(形声。从心,睪(yì)声。本义:喜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怿,悦也。 、 《广韵》-怿,悦也,乐也。 、 《诗·邶风·静女》-说怿女美。 、 《诗·大雅·板》。传:“怿,悦也。”-辞之怿矣。 、 《礼记·文王世子》。注:“怿,悦怿。”-是故其成也怿。 、 《汉书·萧何传》。师古曰:“怿,悦也。”-上不怿。 、 《史记》-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组词】
怿怿
悦服。
【引证】
《尔雅》。郭璞注:皆谓喜而服从-怿,服也。
【组词】
怿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