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1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10:32
溪壑(xī hè)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溪”和“壑”两个字组成。其中,“溪”指的是小河,特别是山间的小河流;“壑”则指的是深谷或深沟。因此,“溪壑”字面意思是指山间的小河和深谷,常用来形容山林间的自然景观。
在文学作品中,“溪壑”常用来描绘幽静、清新的自然环境,如山水诗、田园诗中常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风光或旅游景点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生态学中,“溪壑”可能用于描述特定的地形或水文特征。
“溪”字古已有之,最早见于甲骨文,表示小河。“壑”字同样古老,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表示深谷。两者结合的“溪壑”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中就有“溪壑”一词。
在**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常被视为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因此,“溪壑”不仅描述自然景观,也承载了人们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溪壑”一词常带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理想生活状态。
在旅游时,我曾到访一处溪壑,那里的水声、鸟鸣和清新的空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溪壑”:
溪壑之间,水声潺潺, 鸟语花香,心旷神怡。 远离尘嚣,独享宁静, 此景此情,永驻心间。
想象一幅画面:一条清澈的小溪在深谷中流淌,周围是茂密的树木和五彩的花朵。耳边是溪水潺潺的声音和鸟儿的歌唱,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valley and stream”,但“溪壑”更强调了山间的深谷和小河,带有更浓厚的自然和文化色彩。
“溪壑”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也承载了人们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文化内涵。
1.
【溪】
(溪本作谿)。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引证】
《说文》-嵠,山渎无所通者。 、 《墨子·亲士》-是故溪狭者速涸。 、 《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子越自石溪。 、 司马相如《上林赋》-振溪通谷,蹇产沟渎。
【组词】
溪步、 溪径
2.
【壑】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壑,沟也。 、 《尔雅·释诂》-壑,溪壑也。 、 《文选·张衡·西京赋》-陆峦超壑。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林壑尤美。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 、 孙文《序》-如怒涛排壑。
【组词】
壑谷、 壑口、 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