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7:46
含垢藏疾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隐藏污垢和疾病”,比喻隐藏缺点或错误,不愿意改正或暴露。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组织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而是选择掩盖或忽视。
在文学作品中,含垢藏疾 常用来批判那些不愿意正视自身问题的人物或团体。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劝诫或批评某人不愿意改正错误。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组织或个体的行为模式。
含垢藏疾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含垢藏疾,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原意是指国家或君主应该包容小人的过失,不要过于苛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演变为指个人或组织不愿意面对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传统文化中,含垢藏疾** 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宽以待人”的理念,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更多地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正视自身问题的人或组织。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逃避责任和不愿意改进的态度。在联想上,可能会让人想到那些因为不愿意面对问题而导致更大灾难的例子。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同事因为含垢藏疾的态度而导致项目失败的情况。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正视问题和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含垢藏疾,不愿见光, 错误累积,终成疮痍。 坦诚面对,方能前行, 改过自新,光明在前。”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封闭的房间,里面堆满了未处理的垃圾和杂物,象征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闷的空气和压抑的沉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意指逃避现实,不愿意面对问题。
含垢藏疾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勇于改正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逃避责任行为的批评。
自擅江表,~。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垢】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垢,浊也。 、 《庄子·大宗师》-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 《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 韩愈《进学解》-爬罗剔块,刮垢磨光。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组词】
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3.
【藏】
收藏财物的府库。
【引证】
《周礼·天官·宰夫》。治藏,藏文书器物。-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 《礼记·中庸》-宝藏兴焉。 、 《列子·黄帝》-俄而范氏之藏大火。 、 《宋史·太宗七女传》-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
【组词】
藏吏、 库藏、 藏户、 藏府
内脏 同: 脏
【引证】
汉·枚乘《七发》-酒练五藏。 、 《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 、 《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 、 《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藏。
4.
【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引证】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也。 、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