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4:09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一句**古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字面意思是兄弟之间虽然在家中争吵,但面对外来的侮辱时,会团结一致抵御外敌。这句话强调了家庭内部的矛盾不应影响对外的团结和一致。
这句话源自古代的典籍《左传》,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家庭和国家内部团结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的含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的生命力。
在**文化中,家庭和国家的团结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这句话体现了即使在内部存在矛盾的情况下,面对外部威胁时,人们应该团结一致的传统观念。
这句话给人以团结和力量的感觉,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它激发了人们对家庭和国家忠诚的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劝解家庭成员间的争执,提醒他们在面对外部问题时保持团结。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家庭成员在内部争吵后,面对外部威胁时团结一致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激昂的乐曲,如交响乐,来表达这种团结和力量。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但具体情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团结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国家层面。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外部挑战时,内部的分歧应该被暂时放下,以实现更大的目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句话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帮助我们理解和传达团结和一致的价值观。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1.
【兄】
(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兄,长也。 、 《尔雅》-男子先生为兄。 、 《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组词】
乃兄、 令兄、 愚兄、 家兄
2.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
3.
【阋】
(会意。从門(斗),从兒,兒亦(ní)声。兒,善讼者。本义:不和,争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鬩,恒讼也。 、 《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 《国语·周语》-兄弟谗阋。 、 《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组词】
阋讼、 阋墙、 阋墙谇帚
4.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5.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6.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7.
【御】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引证】
《说文》-御,使马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 、 《汉书·荀彘传》-以御见,侍中。 、 《周礼·大司徒》-礼乐射御书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 、 《资治通鉴》-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
【组词】
御轮、 御策、 御正、 御夫
8.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9.
【侮】
(形声。从人,每声。本义:轻慢,不敬重)。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曲礼》-不侵侮。
【组词】
侮易、 侮慢、 侮忽、 侮法、 侮笑、 侮傲、 侮诮、 侮剧、 侮薄
1. 【兄弟阋于墙】 阋:争吵;墙:门屏。原指兄弟互相争吵。后比喻兄弟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