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2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29:32
壁葬:壁葬是一种将遗体安置在墙壁内的墓葬方式,通常是在墙壁上开凿出洞穴或使用预制的壁龛来安放骨灰盒或遗体。这种葬法常见于空间有限的城市墓地,以节约土地资源。
壁葬一词源于对墓葬方式的描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节约空间的葬法逐渐被推广和接受。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壁葬被视为一种现代和环保的葬礼方式,反映了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壁葬可能引起人们对死亡的沉思,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在个人生活中,壁葬可能被选择作为一种尊重自然和节约资源的方式,尤其是在城市居民中。
在诗歌中,壁葬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在石墙的怀抱中, 灵魂找到了永恒的栖息, 壁葬的静谧, 诉说着不朽的诗篇。
壁葬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石墙和沉静的墓地,带来一种庄严和肃穆的视觉感受。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穿过石墙的低语。
在不同文化中,壁葬可能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实践方式。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壁葬被广泛接受,而在西方国家,传统的土葬和火葬更为常见。
壁葬作为一种现代墓葬方式,不仅体现了对土地资源的节约,也反映了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1.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壁,垣也。 、 《风俗通》-壁亦土也。 、 张衡《思玄赋》-观壁垒于北落兮。 、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 、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组词】
壁有耳、 壁中书、 壁观
2.
【葬】
(会意。小篆字形。从“死”,在“茻”(mǎng)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指人死后盖上草席埋藏在丛草中。荐,草席覆盖。本义:人死用草覆盖埋葬,后用棺木埋入土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葬,臧也。 、 《礼记·檀弓》-葬也者,藏也。 、 《荀子·礼论》-故葬埋敬藏其形也。 、 《汉书·李广苏建传》-赐钱二百万以葬。 、 晋·干宝《搜神记》-分其汤肉葬之。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而卒葬之。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以衣冠葬之。
【组词】
葬堂、 葬式、 葬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