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02:14
冻僵:字面意思是指因寒冷而使身体变得僵硬,无法活动。基本含义是指因极度的寒冷导致身体部位或整体失去知觉和**能力。
“冻僵”由“冻”和“僵”两个字组成,“冻”指寒冷使物体凝固,“僵”指僵硬。在古代汉语中,“冻”和“僵”分别有各自的使用场景,现代汉语中结合使用,形成“冻僵”这一复合词。
在寒冷地区或冬季,“冻僵”是一个常见的话题,反映了人们对寒冷天气的适应和应对策略。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它也常被用来象征困境或挑战。
“冻僵”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寒冷、不适和痛苦。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冬天的严寒、生存的艰难以及对温暖的渴望。
在寒冷的冬日,我曾经在户外活动时感到手脚冻僵,那种感觉让我深刻体会到保暖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冻僵”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极端的静止状态:
冬日的风,吹过冻僵的田野, 一切静止,连时间也凝固。
在英语中,“冻僵”可以对应为“frozen stiff”或“numb with cold”,在不同文化中,对寒冷的描述和感受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生理反应是相似的。
“冻僵”是一个描述极端寒冷环境下人体反应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寒冷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
【冻】
(形声。从仌(bīng),东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冻,仌也。 、 《风俗通》-壮冰曰冻。 、 《礼记·月令》-水始冰,地始冻。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掣红旗冻不翻。
【组词】
冻柱、 冻浦
2.
【僵】
(形声。从人,畺(jiāng)声。本义:仰面向后倒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僵,偾也。 、 《吕氏春秋·贵卒》。注:“偃也。”-鲍叔御公子小白僵。 、 《史记·苏秦传》。注:“仆也。”-佯僵而弃酒。 、 《汉书·梁平王襄传》-即诈僵仆阳病。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僵仆烦愦。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偃仰僵仆。
【组词】
僵死、 僵伏、 僵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