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6:43
词汇“灾数”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推测其含义。以下是对“灾数”的分析:
“灾数”可以理解为“灾难的数量”或“灾难的统计数字”。它可能指的是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灾难**的数量,或者是灾难造成的损失的统计数据。
在专业领域,如灾害管理、统计学或环境科学中,“灾数”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地区或时间段内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飓风等)的数量或影响。
由于“灾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灾”和“数”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灾难的数量。
在灾害频发的地区,“灾数”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政府的应对能力。
提到“灾数”,人们可能会感到忧虑和担忧,因为它关联到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和人类社会的脆弱性。
在日常生活中,“灾数”可能不常被提及,但在参与灾害救援或关注环境问题时,这个词汇可能会变得相关。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灾数”来表达对自然灾害的感慨:
岁月无声,灾数累积,
大地母亲,泪痕未干。
提到“灾数”,可能会联想到新闻报道中的灾害画面,或者是统计图表中不断上升的曲线。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灾难的数量或统计,但其具体表达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灾数”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特定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评估自然灾害的影响,并可能促使我们采取行动来减少未来的灾害风险。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类专业术语有助于更准确地沟通和理解特定领域的信息。
1.
【灾】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或体灾。-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火。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释名》-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左传·昭公九年》-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
【组词】
灾火、 灾燀
2.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