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5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4:40
“溃不成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或反击。基本含义是指在战斗或竞争中完全失败,无法再维持原有的组织和战斗力。
“溃不成军”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的失败描述。
在中国文化中,军事成语常常被用来比喻其他社会活动中的失败,反映了军事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失败和无助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战场上的混乱和绝望。
在高中的一次辩论赛中,我们的队伍面对经验丰富的对手,最终溃不成军,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
夜幕降临,敌军溃不成军,
星光下,我军旗帜飘扬。
想象一幅画面:战场上,士兵们四处逃散,旗帜倒下,战鼓声渐渐消失,这一切都构成了“溃不成军”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outed”或“decimated”,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彻底失败的意味。
“溃不成军”这个成语不仅在军事上有其特定的含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用来形容各种失败的情况。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中国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那些洋鬼子被义和团打得~。
1.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4.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