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6:48
溃叛: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军队溃败并发生叛变。基本含义是指在军事行动中,一方军队因战斗失败而崩溃,并且部分或全部成员转而背叛原属阵营,投向敌方。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溃叛”常用来描述战争场景中的惨烈和混乱,如《三国演义》中的某些战役描述。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该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团体或组织的内部崩溃和背叛。 专业领域:在军事历史和战略研究中,“溃叛”是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分析战争结果和军队士气。
同义词:叛变、背叛、溃散 反义词:忠诚、坚守、团结
“溃叛”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溃”指崩溃、溃散,“叛”指背叛、反叛。在古代战争文献中常见,随着时间演变,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领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溃叛”常与忠诚和背叛的主题相关,反映了社会对忠诚和背叛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该词汇也常用于描述政治、商业等领域的背叛行为。
该词汇带有一种负面和破坏性的情感反应,常让人联想到混乱、失败和背叛。在表达中,它常用于强调情况的严重性和不可逆转性。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团队或组织内部的信任危机,导致成员间的溃叛,这种经历让人深刻理解忠诚和信任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溃叛的夜晚,星辰也黯然失色,忠诚的光芒,在背叛的阴影中挣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战场溃败和士兵叛逃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悲壮或混乱的乐曲,以增强“溃叛”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fection”或“mutiny”,它们在描述军队或个人的背叛行为时与“溃叛”有相似的含义。
“溃叛”是一个具有强烈负面色彩的词汇,它不仅在军事领域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和人际关系中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
1.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
2.
【叛】
(形声。从反,半声。本义:背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叛,乱也。 、 《楚辞·逢纷》-信中涂而叛之。 、 《左传释例》-叛者,反背之辞也。 、 《汉书·五行志》-侯不朝,兹谓叛。 、 《公羊传·定公八年》-叛者五人。 、 《史记·项羽本纪》-天下皆叛之。
【组词】
众叛亲离;反叛、 叛道、 叛败、 叛镇、 叛附、 叛服、 叛降
零乱的。
【引证】
《文心雕龙》-约则义孤,博则辞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