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7:04
溃敌:字面意思是指使敌人溃败,通常用于描述在战争或冲突中,一方彻底击败另一方,导致对方崩溃、逃散或投降的情况。
“溃敌”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溃”字原指水流冲破堤坝,引申为崩溃、瓦解。在军事语境中,“溃敌”逐渐成为描述彻底击败敌人的专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溃敌”常与英雄主义和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如岳飞的“精忠报国”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都体现了在战争中溃敌的英勇和智慧。
“溃敌”这个词给人以胜利和荣耀的联想,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它激发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可能与历史学*或军事爱好相关,例如在研究古代战争策略或观看军事题材电影时,会频繁接触到“溃敌”这一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铁骑踏破千重关,英雄溃敌凯旋还。”
在英语中,“溃敌”可以对应为“rout the enemy”或“defeat the enemy decisively”,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彻底击败对手。
“溃敌”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军事战略的胜利,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厚重。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战争与和平、勇气与智慧的复杂关系。
1.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
2.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