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0:01
国药: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由国家认可、批准或生产的药品,特别是指那些具有传统医学背景的药品,如中药。它强调了药品的官方认可性和安全性。
在文学中,国药可能被用来象征国家的传统和文化,或者作为一种治疗和康复的象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国药来指代那些被国家认证的药品,以区别于未经认证的药品。在专业领域,如医学和药学,国药特指那些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物。
同义词:官方药品、认证药品、国家批准药品 反义词:非官方药品、未经认证药品、非法药品
国药的词源直接来源于“国家”和“药品”的结合,强调了药品的国家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更多地被用来指代那些具有传统医学背景的药品,如中药。
在文化中,国药**常常与中医和传统医学联系在一起,被视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反映了社会对传统医学的尊重和信任。
国药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安全、可靠和传统。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传统医学的尊重和对国家认证的信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因为慢性疾病而使用过国药,我发现这些药物确实帮助我缓解了症状,这让我对传统医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信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国药:
在古老的医书中寻觅,
**国药**的秘密,
一剂剂,一滴滴,
治愈了千年的痛。
国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老的药房,木质的柜台,和那些装满各种药材的抽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药师在研磨药材时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如印度,也有类似的词汇指代国家认可的药品,如“印度国药”(Indian Ayurvedic Medicine),强调了药品的传统性和国家认证。
国药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术语,它代表了传统医学的价值和国家的信任。在学*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药】
(形声。从艸,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药,治病草也。 、 《周礼·疾医》。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易·无妄》-勿药有喜。 、 《史记》-求仙人不死之药。
【组词】
药肆、 药贴、 药封、 药案、 药王、 药引、 药局、 药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