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37:06
词汇“农功”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成果或农民的辛勤工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农功”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农功”的字面意思是农业劳动的成果或农民的辛勤工作。它强调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辛勤和所取得的成果。
“农功”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农”指农业,“功”指劳动成果或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农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的辛勤劳动被广泛尊重和赞扬。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劳动的地位和价值有时会被忽视。
“农功”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金黄的麦田、勤劳的农民和丰收的喜悦。它传递出一种朴实、勤劳和坚韧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农村体验过农活,亲身体会到“农功”的辛苦和重要性。那段经历让我更加尊重农民的劳动和贡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农功”:
春风拂过绿油油的田野,
农功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汗水滴落,滋养着大地,
丰收的喜悦,是农功最美的奖赏。
想象一幅画面:广阔的田野上,农民们正在辛勤耕作,阳光洒在他们汗水淋漓的背上。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农功”的辛勤和美好。
在英语中,与“农功”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agricultural labor”或“farm work”,它们都强调了农业劳动的辛勤和成果。
通过对“农功”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这个词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不应忽视农业和农民的贡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农功”等词汇,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我们对农业和农民的尊重和理解。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