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0:39
“掩面”字面意思是用手或其他物体遮住脸部。基本含义是隐藏或遮掩面部,可能出于羞愧、尴尬、悲伤、恐惧或其他情感原因。
“掩面”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和含义逐渐丰富,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中国文化中,“掩面”常与羞愧、悲伤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这些情感的敏感和重视。在某些社会情境中,掩面可能被视为一种自我保护或逃避的行为。
“掩面”这个词让我联想到羞愧和悲伤的情感。它提醒我人们在面对困难或尴尬时,可能会选择隐藏自己的情感,以保护自己或避免他人的评判。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公共场合不小心摔倒,我感到非常尴尬,当时就本能地掩面,希望没有人注意到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掩面”:
月光下,她掩面而泣,
泪珠如星,滑落无声。
心中的秘密,随风飘散,
掩面的手,遮不住心碎的痕迹。
看到“掩面”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用手遮住脸的画面,或者听到悲伤的音乐,因为这些都与掩面时的情感状态相符。
在英语中,“掩面”可以对应为“cover one's face”或“hide one's face”。不同文化中,掩面的行为和背后的情感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掩面”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准确地表达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状态。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非常重要。
1.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