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32:34
“不可偏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它强调的是在处理事情时应该全面考虑,平衡各个方面,避免片面性和偏颇。
在文学作品中,“不可偏废”常用于强调人物或**的复杂性,要求读者或作者全面理解,不要片面评价。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提醒他人不要忽视某个重要方面。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教育学等,它强调平衡发展,全面提升。
“不可偏废”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它的结构稳定,意义明确,是汉语中表达平衡和全面性的重要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平衡和适度,这与“不可偏废”的理念相契合。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强调公平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稳重、全面和公正的印象。它提醒人们在决策和评价时要有全局观,不要偏激或片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不可偏废”来提醒自己在做决策时要考虑周全,不要忽视任何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有阴晴圆缺,事有不可偏废,平衡中见智慧,全面中方显真。”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天平,两端平衡,象征着“不可偏废”的理念。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平稳、和谐的声音,如同天平的摆动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lance is key”或“all aspects should be consider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理念相似。
“不可偏废”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教会我在思考和行动时要全面、平衡,避免片面和偏颇。这个词汇不仅在汉语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我的个人成长和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能读书,才必博;能养气,量必宏,二者~。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可】
3.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4.
【废】
(形声。从广,发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房子倾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顿之言钝,谓屋钝置无居之者也。”-废,屋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