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2:04
“寻主”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寻找主人或归属的对象。在基本含义上,它可以指动物寻找其主人,也可以比喻性地指人或物品寻找其归属或合适的拥有者。
在文学中,“寻主”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达对归属感的渴望或对失去的追寻。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寻找丢失物品的主人。在专业领域,如动物收容所,“寻主”可能特指寻找适合领养动物的家庭。
同义词中,“寻找”和“寻觅”更侧重于寻找的过程,而“搜寻”则带有更强烈的寻找意图和行动。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寻主”相反的情感和行为,即放弃或抛弃。
“寻主”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寻主”常常与忠诚和归属感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文学中常有忠诚的仆人或动物寻找失散的主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强调了忠诚和归属的重要性。
“寻主”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希望。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懈寻找归属和爱的生物,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体现了对连接和归属的深切渴望。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帮助一只流浪猫找到了它的新主人,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寻主”的意义和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寻主”:
在无边的夜空中,星星寻主,
寻找那能点亮它们的光芒。
在寂静的街道上,心灵寻主,
寻找那能温暖它们的港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孤独的狗在街头徘徊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悲伤而温暖的旋律,如钢琴曲,来增强“寻主”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寻主”可以对应为“looking for an owner”或“seeking a master”。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概念都体现了对归属和连接的追求,但在表达和情感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寻主”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它都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对于理解和表达归属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
2.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