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2:23
词汇“漏师”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也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该词汇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和探讨。
“漏师”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漏掉的老师”或“被忽视的老师”。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在某个教育或学习过程中被遗漏或忽视的重要指导者或教育者。
由于“漏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象征性地表达对某个被忽视的角色的重视或遗憾。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会被使用,除非在特定的讨论教育或学习问题的场合。
由于“漏师”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漏”和“师”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教育重视的社会背景下,“漏师”可能被用来强调对教育者的尊重和重视,以及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这个词可能引起对教育不公或资源分配不均的反思,带来一种遗憾或不满的情感反应。
在实际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会被使用,除非在讨论教育政策或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时。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漏师”作为一个象征,用来表达对被忽视的智慧或知识的赞美和怀念。
由于“漏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漏师”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会用来描述被忽视的教育者或知识。
“漏师”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使用范围和频率可能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谨慎使用。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