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19:30
漏尽: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漏掉或流失完毕”,通常用来形容液体、气体或其他物质的完全流失或耗尽。在更抽象的层面上,它可以指某种资源、机会或时间的完全丧失。
“漏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漏”指的是泄漏或流失,“尽”表示完全或彻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到更抽象的概念,如时间、情感等。
在**文化中,“漏尽”常常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相联系,反映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无奈和哀伤,因为它常常与失去和结束相关联。它让我联想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家里的水管破裂,导致水漏尽了整个厨房,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漏尽”的实际意义和它带来的麻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沙漏,漏尽了青春的容颜,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破旧的水管在滴水,声音滴答作响,画面中水已经漏尽,地面湿漉漉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un out”或“exhausted”,虽然它们在具体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某种形式的完全流失或耗尽。
“漏尽”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描述了物质的流失,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我更准确和深刻地表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尽】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盡,器中空也。
【组词】
尽觞、 尽光
竭;完;没有了。
【引证】
《广韵》-尽,竭也,终也。 、 《小尔雅》-尽,止也。 、 《墨子经》-尽莫不然也。 、 《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固民自尽。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墨子·公输》-攻械尽。 、 《墨子·七患》-民力尽于无用。 、 《荀子·哀公》-马力尽矣。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 、 唐·王维《观猎》诗-雪尽马蹄轻。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尽吾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尽其肉。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必尽吾力。 、 《聊斋志异·狼三则》-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组词】
尽言、 尽志、 尽哀、 尽盘将军、 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