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5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4:37
“去日”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过去的时光”或“逝去的日子”。它蕴含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在文学作品中,“去日”常用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如“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那些去日的美好回忆”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或社会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个特定时期的历史或社会变迁。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情感色彩和语境上有所不同,例如“往昔”更偏向于文学性的表达,而“今日”则强调当前的时间点。
“去日”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去”表示离开或过去,“日”表示时间或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通俗的词汇。
在文化中,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感慨是一种常见的主题。诗词中常有对去日的描绘,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过往的珍视。
“去日”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它让人联想到老照片、旧信件和那些已经逝去但依然珍贵的人和事。
在个人生活中,我可能会在写日记或回忆录时使用“去日”这个词,来表达对过去某些特别日子的怀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去日的风,轻轻吹过,带走了青春的梦。”
视觉上,“去日”可能让人联想到老照片的泛黄色调和模糊的影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老式留声机播放的怀旧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ygone days”或“yesteryears”,它们也传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去日”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时间的流逝,还承载了对过往的情感和记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