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9:47
牙婆:在**古代,牙婆是指专门从事买卖人口、尤其是买卖妇女和儿童的中间人。她们通常在人口买卖市场中充当中介角色,帮助买家和卖家达成交易。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牙婆常常被描绘成贪婪、狡猾的角色,如《红楼梦》中的王婆。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牙婆”这个词已经不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古代社会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古代人口买卖时会涉及牙婆这一角色。
同义词:人贩子、中介、掮客
反义词:保护者、救助者
词源:牙婆一词源于**古代,具体词源不详,但“牙”字可能与“牙行”(即中介)有关。
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买卖被法律禁止,牙婆这一职业逐渐消失,这个词也逐渐淡出日常语言。
文化意义:牙婆在**古代社会中代表了人口买卖的黑暗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苦难。
社会影响:牙婆的存在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尤其是对妇女和儿童的影响最为深远。
情感反应:提到牙婆,人们往往会感到愤怒和悲哀,因为她们代表了人口买卖的残酷和不人道。
联想:联想到古代社会的黑暗面,以及现代社会对人口买卖的禁止和打击。
经历或故事:在历史学*中,了解到牙婆这一角色,让我对古代社会的不公有了更深的认识。
诗歌:
古巷深处的牙婆,
手中握着命运的线,
买卖之间,泪与血,
历史的伤痕,永不褪色。
视觉联想:联想到古代市场,牙婆在人群中穿梭,手中拿着账本,面无表情。
听觉联想:想象古代市场的喧嚣声,牙婆的吆喝声,以及被买卖者的哭泣声。
比较: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被称为“奴隶贩子”或“人口贩子”,但具体角色和历史背景有所不同。
总结:牙婆这一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口买卖现象,代表了社会的不公和苦难。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已经不常用,但它提醒我们历史上的不公,并促使我们反思和抵制现代社会中的人口买卖问题。
反思:了解牙婆这一词汇,让我对历史和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语言和词汇在反映和塑造社会现实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