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5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55:34
审判庭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进行法律审判的场所,通常是法院内的一个特定房间或区域,用于举行法庭审理、听证会和判决等活动。审判庭是司法程序的核心地点,法官、律师、被告、证人和其他相关人员在此进行法律诉讼。
在文学中,“审判庭”可能被用作象征,代表正义、权威或冲突的解决。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简单地指代进行法律审判的地方。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和司法系统中,“审判庭”是一个精确的术语,用于描述进行正式法律程序的特定空间。
“审判庭”一词源自拉丁语“tribunal”,意为“法官的座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英语中演变为指代进行审判的整个空间。
在许多文化中,审判庭象征着法律的权威和公正。它是社会正义的体现,也是解决冲突和维护秩序的重要机构。
对于许多人来说,“审判庭”可能引起紧张、敬畏或期待的情绪。它可能联想到正义的实现、法律的严肃性以及个人命运的决定。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与审判庭相关的经历,如作为证人出庭,或旁听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件。
在诗歌中,“审判庭”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生的考验或道德的抉择:
在命运的审判庭上, 我们各自陈述, 真理与谎言交织, 等待最终的裁决。
想象一个庄严的审判庭,法官的木槌声回荡,律师的辩论声交织,这些声音和景象共同构成了审判庭的独特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审判庭”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其核心功能——进行法律审判——是普遍的。
“审判庭”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和实际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是法律程序的物理空间,也是正义和权威的象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法律和社会正义的概念。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判】
(形声兼会意。从刀,半声。从刀,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半”是把牛分开。本义:分,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判,分也。 、 《诗·周颂·访落》-继犹判涣。 、 《左传·庄公三年》-纪于是乎判。 、 《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 柳宗元《封建论》-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
【组词】
判割、 判妻、 判散、 判礼、 判迹、 判裂
3.
【庭】
(形声。从广,廷声。广(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庭,宫中也。 、 《荀子·儒效》-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 、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藜棘树于中庭。
【组词】
庭落、 庭庑、 庭炬、 庭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