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58
打听:指询问、探听某事或某人的信息,通常是为了获取自己不知道的情况或消息。
“打听”一词源于汉语,由“打”和“听”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通过行动去听。在古代汉语中,“打”有进行某种动作的含义,而“听”则是听取信息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打听”逐渐固定为询问、探听信息的含义。
在**文化中,打听他人私事有时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尤其是在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下。然而,在需要获取信息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时,打听则是必要的社交技能。
“打听”可能让人联想到好奇心、探索欲或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它也可能与八卦、隐私侵犯等负面情感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打听路线或服务信息,比如在旅行时打听当地的交通方式或美食推荐。
在诗歌中,可以将“打听”用于描绘一个角色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他打听着风的秘密,
追逐着云的踪迹,
在无垠的天空中,
寻找着生命的答案。
想象一个人站在繁忙的街道上,四处张望,试图从过往行人的话语中打听某个信息,这样的场景可以带来一种忙碌和好奇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打听”可以对应为“inquire”或“ask aroun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都是为了获取信息。
“打听”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语言交流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了解其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