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5:51
词汇“仲容”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我能找到的相关信息中进行分析。
“仲容”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中间的容貌”或“次等的容貌”。其中,“仲”通常表示“中间”或“次等”,而“容”则指“容貌”或“外表”。
由于“仲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处于中等或次等水平。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由于“仲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仲”和“容”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中间或次等的外貌。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仲容”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不突出,但也不差。这种描述可能与社会对美的标准和期望有关。
“仲容”可能给人一种平凡、普通的感觉,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这种描述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不起眼但也不讨厌的外表。
由于“仲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仲容”来形容一个平凡但温暖的人物形象:
她的仲容,不显山露水,
却在平凡中透出温暖的光辉。
由于“仲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仲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
“仲容”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由于其使用频率较低,它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可能不大。
1.
【仲】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中。中亦声。甲骨文、金文作“中”。本义:排行第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仲,中也。 、 《释名》-仲,中也,言位在中也。 、 《仪礼·士冠礼》-伯其甫、仲、叔、季惟其所当。 、 《礼记·檀弓》。按,古者幼名冠字,冠字谓之且字,且,荐也。表之以字,所以为伯、仲、叔、季之藉也。殷礼二十为字之时,即兼伯仲叔季呼之,周礼始字不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女子则笄而字即称伯姬、仲姬。-五十以伯仲,周道也。 、 杜甫《咏怀古迹》-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清·黄宗羲《原君》-孰与仲多。
【组词】
仲子、 仲兄、 仲年、 仲弟、 仲叔
2.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