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5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55:41
汗漫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汗水流淌得很多,形容非常辛苦或劳累。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工作或活动非常繁重,以至于出汗很多。
“汗漫”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汗”和“漫”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汗水和广泛、遍布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可能并不常见,但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它被用来形容劳动的辛苦程度。
在**文化中,勤劳是一种美德,因此“汗漫”这个词在描述辛勤工作时,往往带有一种正面的评价,尽管它描述的是一种辛苦的状态。
“汗漫”这个词给人一种努力和奋斗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人。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同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汗漫”来形容自己在炎热的夏天进行户外活动后的状态,或者看到别人在高温下辛勤工作时的情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炎炎夏日,汗漫如雨,每一滴都是奋斗的证明。”
视觉上,“汗漫”可能让人联想到汗水顺着额头滑落的画面,或者是员在赛场上汗流浃背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劳动时的喘息声或时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aty”或“perspiring heavily”,但这些词汇更多地描述了生理状态,而不像“汗漫”那样带有对劳动辛苦的评价。
“汗漫”这个词在描述劳动的辛苦时非常形象,它不仅传达了生理上的疲惫,还包含了社会和文化上的意义。在学*汉语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
1.
【汗】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引证】
《说文》-汗,身液也。 、 《素问·评热病论》-汗者,精气也。 、 《宣明五气篇》-五藏化液心为汗。 、 《汉书·刘向传》-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 、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汗出浃背。
【组词】
汗巾、 汗血、 汗汪汪、 汗星、 汗迹
2.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吴主传》-诸山崩,鸿水溢。 、 《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组词】
漫溢、 漫口、 水漫金山;漫溃、 漫泄、 漫流、 漫然、 漫滋、 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