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7:28
“掩瑕”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掩盖缺点或瑕疵。它由两个汉字组成:“掩”意味着遮盖或隐藏,而“瑕”指的是玉石上的瑕疵,引申为缺点或错误。因此,“掩瑕”整体上指的是试图隐藏或掩饰某人或某物的不足之处。
在文学作品中,“掩瑕”常用于描述人物试图隐藏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以保持形象或避免批评。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形容某人试图掩盖自己的过失或不足。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掩瑕”可能涉及组织或个人如何处理和应对自身的缺陷。
同义词:掩饰、遮掩、隐瞒、粉饰
反义词:揭露、暴露、坦白、公开
“掩瑕”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掩”和“瑕”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瑕”原本指的是玉石上的瑕疵,后来引申为任何形式的缺点或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掩瑕”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试图隐藏或掩饰不足的行为。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往往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缺点,以维护社会形象或避免负面评价。这种倾向在社交媒体时代尤为明显,人们经常通过精心策划的内容来掩瑕自己的真实生活。
“掩瑕”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不诚实和欺骗。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虚伪、不真诚和隐藏真相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掩瑕的情况,比如在工作中试图掩盖自己的错误或不足。然而,长期掩瑕可能会导致信任缺失和关系破裂。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掩瑕”来描述一个人试图隐藏自己的内心痛苦:
他掩瑕内心的裂痕,
微笑背后是深深的伤。
视觉上,“掩瑕”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试图用布或其他物体遮盖某物。听觉上,它可能与紧张的对话或沉默有关,因为人们试图隐藏真相。
在不同语言中,“掩瑕”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over up flaws”或“hide imperfections”。这些表达都强调了隐藏或掩饰不足的行为。
“掩瑕”这个词汇在描述试图隐藏缺点或错误的行为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在诚实和透明度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可能采取的策略。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掩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行为。
1.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2.
【瑕】
(形声。从玉,叚(xiá)声。本义:玉上的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瑕,玉小赤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赤瑕驳榮。 、 左思《蜀都赋》-江珠瑕英。 、 《考工记·弓人》-深瑕而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 、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
【组词】
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