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5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59:24
词汇“掩泉”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掩”通常指遮盖、隐藏,而“泉”指泉水,即地下水涌出地面的自然现象。因此,“掩泉”可以理解为遮盖或隐藏泉水的行为或状态。
由于“掩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神秘或隐秘的场景,如“古老的森林中,一处掩泉静静地流淌,不为世人所知。”
由于“掩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掩”和“泉”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保护水源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因此“掩泉”可能在这些语境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掩泉”可能给人一种神秘、隐秘的感觉,也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掩泉”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如果涉及到自然保护或探险活动,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掩泉之下,静谧如梦,流淌着岁月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一处被树叶和岩石遮盖的泉水,静静地流淌。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自然音乐,让人联想到掩泉的宁静和神秘。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能存在于某些文化中,如保护水源或隐藏自然资源的观念。
“掩泉”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主要集中在遮盖或隐藏泉水的行为或状态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特定的场景或情感。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专业领域中,它可能具有独特的价值。
1.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2.
【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泉,人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字亦作洤。 、 《诗·小雅·小旻》-如彼泉流。 、 《诗·大雅·召旻》。传:“泉水从中以益者也。”-泉之竭矣。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流。 、 宋·欧阳修《醉翁事记》-酿泉为酒。 、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泉而茗者。 、 明·顾炎武《复庵记》-有泉可汲。
【组词】
温泉;矿泉;清泉;泉根、 泉脉、 泉涌、 泉鱼、 泉绅、 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