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6:32
动滑轮:动滑轮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由一个或多个组成,可以自由旋转,并且通常与绳索或链条相连。它的主要功能是改变力的方向,减少所需的力量,从而使重物的提升或移动变得更加容易。
动滑轮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和古希腊,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滑轮系统来提升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滑轮的设计和应用不断改进,成为现代工程和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许多文化中,动滑轮被视为智慧和创新的象征,因为它体现了人类利用简单机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动滑轮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流和救援等领域。
动滑轮可能让人联想到效率、力量和工程的精确性。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文明和现代技术的敬畏感。
在日常生活中,动滑轮可能用于家庭维修或户外活动,如搭建帐篷或搬运重物。
在诗歌中,动滑轮可以被比喻为生活中的助力器,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像动滑轮般的力量, 在生活的重担下, 轻轻一拉, 便将希望提升。
动滑轮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绳索的滑动、**的旋转和重物的移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绳索摩擦的声音或重物落地的声响。
在不同语言中,动滑轮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应用是普遍的。例如,在英语中,动滑轮被称为“movable pulley”或“traveling pulley”。
动滑轮作为一个基本的机械装置,不仅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角色。它体现了人类对简单机械的巧妙应用,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动滑轮的概念可以增强我们对技术和工程领域的认识。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滑】
(形声。从水,骨声。本义:滑溜,光滑)。
同本义。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间关莺语花底滑。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冰滑。
【组词】
滑擦、 滑出律、 滑踏、 滑刺溜
3.
【轮】
(形声。从车,仑(lún)声。本义:车轮,轮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考工有轮人。-轮,有辐曰轮,无辐曰辁。 、 《易·说卦》-坎为弓轮。 、 《荀子·劝学》-輮以为轮。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金车玉作轮。
【组词】
轮指、 轮轭、 轮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