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19:57
“折冲尊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宴席上通过饮酒来调解冲突或争执。其中,“折冲”指的是调解冲突,“尊俎”则是古代盛酒肉的器具,代指宴席。这个成语比喻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或矛盾。
在文学作品中,“折冲尊俎”常用来形容通过外交手段或和谈来解决国际争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政治、外交或商业谈判的语境中,它仍然是一个恰当的表达。
“折冲尊俎”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原文是“折冲樽俎”,后来演变为“折冲尊俎”。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对于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折冲尊俎”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冲突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和平、智慧和成熟的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能够在复杂情况下找到解决方案的智者。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见证过通过折冲尊俎解决商业纠纷的案例,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和平解决冲突的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折冲尊俎间,和平花绽放。”
想象一个宴会场景,人们在和谐的氛围中举杯共饮,音乐轻柔,画面温馨,这正是“折冲尊俎”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plomacy at the table”,强调通过谈判桌上的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折冲尊俎”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体现了和平解决冲突的智慧,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和谐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传递出和平与智慧的信息。
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
总算没有另外赔款割地,已经是他~的大功。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冲】
3.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
4.
【俎】
(指事兼形声。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楚茨》-为俎孔硕。 、 《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于俎。 、 《山海经·海外西经》-祭操俎。 、 《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 、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组词】
俎几、 俎拒、 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