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5:00
词汇“函管”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专业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用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函管”可能是由“函”和“管”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在汉语中,“函”通常指信件或封套,而“管”则有管道、管理等含义。因此,“函管”可能指的是与信件或管道相关的管理或控制系统。
由于“函管”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专业领域,如通信工程或信息管理,它可能指的是某种信息传递或管理的系统。
由于“函管”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以下例句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专业背景来理解:
同义词可能包括“信息管理”、“通信系统”等,而反义词则较难确定,因为它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
由于“函管”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特定的专业领域相关,需要具体的专业知识来解析。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函管”可能与信息传递和管理有关,反映了现代社会对高效信息处理的需求。
由于“函管”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在专业领域,它可能与高效、准确的信息处理相关联。
由于“函管”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应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专业领域或学术研究中。
由于“函管”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和应用。
由于“函管”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函管”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非常有限。
“函管”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理解和应用可能需要具体的专业知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相关词汇。
1.
【函】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圅,舌也。 、 《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若合而函吾中。 、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 《广雅·释亲》-噱,圅舌也。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