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0:03
“作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造成损害或伤害。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行为或**对某人或某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在不同的语境中,“作害”的使用有所不同:
“作害”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作”意为进行或制造,“害”意为伤害或损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作害”常常与负面行为或不良后果相关联,因此在教育和社会规范中,人们被鼓励避免作害他人或社会。
“作害”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破坏、损失和痛苦。它可能引发对不公正行为的愤怒或对受害者的同情。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过因为不负责任的行为而导致他人受到作害的情况,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在诗歌中,“作害”可以用来表达深刻的情感:
风,无情地作害了花瓣,
留下了枝头孤独的哀叹。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被风暴摧毁的田野,这可以直观地体现“作害”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暴的呼啸声,象征着破坏的力量。
在英语中,“作害”可以对应为“cause harm”或“inflict damage”,在不同文化中,对这类行为的评价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作害”是一个具有负面含义的词汇,它在描述不良行为和后果时非常有用。了解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负面影响的概念。在个人和社会层面,意识到并避免作害他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害】
何不。 同: 曷
【引证】
《书·大诰》-王害不违卜。 、 《诗·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 《汉书·翟方进传》-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图功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