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3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7:28
物质:指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的总称。在物理学中,物质通常指具有质量并占据空间的可观测实体。
“物质”一词源自拉丁语“materia”,意为“木材”或“原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指代构成物体的任何材料或实体。
在现代社会,“物质”常与物质主义联系在一起,后者强调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物质”可能让人联想到实用性和现实性,也可能引发对物质主义过度追求的批判性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各种物质,如购买日常用品、管理个人财产等。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物质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物质”与“精神”对比,探讨两者在人类生活中的平衡:
物质与精神,双翼齐飞,
现实与梦想,交织成诗。
在不同语言中,“物质”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matter”和“substance”,德语中的“Materie”。
“物质”是一个基础而广泛的概念,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物质”的含义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平衡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以及在不同语境中准确使用这一词汇。
1.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2.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