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41:58
“不休”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不停止、不中断。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行为或状态持续不断,没有休息或结束的迹象。
“不休”由“不”和“休”两个字组成。“不”表示否定,“休”表示停止或休息。在古代汉语中,“休”已有停止的意思,而“不休”则强化了这种否定的意味,表示不停止的状态。
在**文化中,“不休”常与坚持不懈、勤奋努力的精神联系在一起。例如,“不休”的工作态度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强调勤劳和毅力的社会环境中。
“不休”给人一种持续不断、坚定不移的感觉。它可能引发对坚持、毅力和不懈努力的正面联想,也可能带来对疲劳、压力和无休止的负面感受。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长时间的会议中听到“讨论不休”,这让我感受到团队对问题的重视和坚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不休”来表达情感的持久:
爱如潮水,不休不止,
在心海中,荡漾不息。
在英语中,“不休”可以对应“unceasing”或“never-ending”,它们在表达持续不断的状态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不休”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持续的状态,还蕴含了坚持和毅力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不休”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持续不断的情感和行为。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