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8:56
“儿大不由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儿子长大了就不再受父亲的控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孩子长大后,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再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或指挥。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也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强调孝顺和服从。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人独立性和自主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变迁。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中的代际冲突,以及父母对孩子成长和独立的复杂情感。它可能引发对家庭关系、责任和自由的深层次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自己或他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化,尤其是在孩子成年后,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和职业道路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儿大不由爷,风起云涌间, 独立心志坚,天涯任我行。”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照片中孩子逐渐长大的身影,或者听到父母谈论孩子独立时的语气和表情。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孩子是成人的父亲),强调孩子时期的经历对成人后的影响。
“儿大不由爷”这个成语深刻反映了家庭关系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代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和动态变化。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和挑战。
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爷叫起来,儿大不由爷,他也管我不住。
~,让他自己决定吧!
1.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2.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由】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引证】
《左传》-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
【组词】
由蘖、
5.
【爷】
(形声。从父,耶声。简体字“卩”只是个符号。本义:父亲)。
同本义。也作“耶”。
【引证】
《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 、
【组词】
爷娘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