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1:22
词汇“[曷胜]”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源自古代文献。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曷胜”进行深入分析:
“曷胜”字面意思为“如何能够胜过”或“怎能胜过”,表达了一种无法超越或难以匹敌的情感。其中,“曷”是古汉语中的疑问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或“怎能”,“胜”则意味着“胜过”或“超越”。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曷胜”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钦佩或无法超越的感慨。例如,在赞美某人的才华或成就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
“曷胜”源自古代汉语,常见于文言文和古代文献中。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这种古雅的表达方式。
在古代文化中,“曷胜”常用于表达对高超技艺或卓越成就的赞叹,反映了古人对才华和美德的崇敬。
使用“曷胜”时,常带有一种敬畏和赞叹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对卓越才华的赞美。
在现代生活中,“曷胜”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学或历史时,可能会提及这个词,以表达对古代人物或**的敬仰。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巧妙地使用“曷胜”来增添古雅的氛围,如:“古道西风瘦马,曷胜天涯思故乡。”
由于“曷胜”具有古雅的特质,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书画作品或古琴音乐,带来一种古典美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曷胜”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翻译传达相似的情感和意义。
“曷胜”是一个富有古典韵味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文化内涵。
1.
【曷】
何,什么。
【引证】
《说文》-曷,何也。 、 《五·五子之歌》-呜呼!曷归? 、 《书·盘庚上》-汝曷弗告朕? 、 《诗·邶风·雄雉》-曷云能来? 、 《诗·王风·君子于役》-曷至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亦曷故哉?
【组词】
曷故、 曷胜、 曷尝
怎么;为什么。
【引证】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曷不委心任去留。
【组词】
曷为、 曷苦
2.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