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7:52
听装: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食品或饮料以密封的容器包装,以便于消费者直接开启和食用或饮用。这种包装方式常见于罐头食品、饮料等产品,目的是为了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方便性。
"听装"一词可能源自于早期罐头食品的包装方式,因为罐头在英语中称为"tin",在中文中逐渐演变为"听",因此"听装"即指罐装。
在现代社会,"听装"产品因其便捷性和长保质期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听装食品和饮料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选择。
"听装"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方便、快捷和现代生活,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过度包装和环境影响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购买听装饮料和食品,特别是在旅行或外出时,它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诗歌中,可以将"听装"作为一种现代生活的隐喻,例如:
在这个听装的世界里, 我们匆匆开启,匆匆品尝, 生活的滋味,有时也需细细回味。
看到"听装"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金属罐头的光泽和开启时的“嘶嘶”声。
在英语中,"听装"对应的是"canned",这个词在英语中也有“预先录制”的含义,因此在某些语境下,"canned"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缺乏新鲜感或原创性。
"听装"这个词汇反映了现代生活中对便捷性和效率的追求,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应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听装"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理解现代文化。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装】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装,裹也。 、 《史记·郦生陆贾传》-橐中装。 、 张衡《思玄赋》。注:“束也。”-简元辰而俶装。 、 《文选·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 、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 、 《战国策·燕策》-为装遣荆轲。
【组词】
装囊、 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