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9:35
听讲: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倾听并接受他人的讲话内容”。它通常指的是在教育或学*环境中,学生或听众专心听取教师或演讲者的讲解和教导。
“听讲”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场景和语境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听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学态度和行为,强调尊重教师和知识。在社会背景中,良好的听讲惯被认为是成功学的关键。
“听讲”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专注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安静的教室、专注的学生和知识的传递。
在我的学*经历中,“听讲”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记得有一次,我在一堂重要的课上没有专心听讲,结果在考试中遇到了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听讲”: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静静听讲,
每一句话,都是智慧的浪花。
想象一个安静的教室,学生们坐在座位上,专注地听老师讲解。背景音乐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专注和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听讲”可以对应为“listening attentively”或“paying attention”。不同文化中,对听讲的重视程度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听讲”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学行为,还反映了文化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听讲”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沟通和学*。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讲】
(形声。从言,冓(gōu)声。本义:和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讲,和解也。 、 《战国策·西周策》-而秦未与魏讲也。 、 《史记·樗里子甘茂传》-与魏讲罢兵。 、 《大载礼记·千乘》-以中情出,小曰閒,大曰讲。 、 《战国策·秦策》-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 、 《战国策·赵策》-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
【组词】
讲息、 讲贡、 讲款、 讲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