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4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48:54
听话: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按照别人的指示或要求去做事,通常指的是孩子或下属对长辈或上级的服从。基本含义是指顺从、遵守指令。
“听话”一词源于汉语,由“听”和“话”两个字组成,历史悠久,基本含义在语言演变中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听话”常常与孝顺和尊敬长辈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它也与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有关。
“听话”通常带有一种积极的教育和管理的情感色彩,但也可能让人联想到过度控制或缺乏自主性。
在我的童年,听话是父母对我的基本要求,这让我学会了尊重和遵守规则。
在诗歌中,“听话的风,轻轻吹过,不带走一片云彩。”
想象一个孩子在认真听老师讲课的画面,或是柔和的音乐中传达的宁静和顺从的感觉。
在英语中,“听话”可以对应为“obedient”或“compliant”,但在不同文化中,对“听话”的期望和评价可能有所不同。
“听话”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中都有重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涉及个人行为,还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听话”有助于我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话】
(形声。从言,舌声。本义:言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话,合会善言也。 、 《左传·文公六年》-著之话言。 、 《左传·文公十八年》-不知话言。 、 《左传·襄公元年》-告之话言。 、 《诗·大雅·板》-出话不然。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心诚之话。
【组词】
话言、 话差、 话白儿、 话布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