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0:43
寓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存在于某处”或“包含在某个事物之中”。它通常用来表示某种特性、意义或信息隐含在另一个事物或情境中,需要通过深入理解或分析才能发现。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寓于”常用于描述象征或隐喻,例如“真理寓于平凡的生活之中”。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说“智慧寓于经验之中”,强调经验的价值。 专业领域:在哲学或心理学等领域,可能会讨论“本质寓于现象之中”,探讨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同义词:包含、隐含、蕴含 反义词:显露、表露、明示
“寓于”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结构“寓”表示“居住”或“存在”,“于”表示“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演变为表示某种特性或意义的存在。
在**文化中,“寓于”常用于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深层意义,如“道寓于器”,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寓于”这个词给人一种深邃和内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需要深入挖掘和理解的复杂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使用“寓于”来表达某些不易察觉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讨论一本书时,我会说“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寓于其深刻的主题之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寓于夜的静谧,/ 星辰寓于天的辽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其中一个小细节隐藏着整个故事的线索,这正是“寓于”的视觉表现。在音乐中,某些旋律可能隐含着更深层的情感,这也是“寓于”的听觉体现。
在英语中,“寓于”可以对应为“embedded in”或“contained withi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某种特性或意义存在于另一个事物中的概念。
“寓于”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深层含义和内在联系。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寓于”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提升了我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1.
【寓】
(形声。从宀,禺(yù)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寄居,寄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寓,寄也。 、 《国琼·周语》-国无寄寓。 、 《礼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 、 《孟子》-无寓人于我室。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径造袁所寓。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寓逆旅主人。 、 宋·文天祥《后序》-围所寓舍。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同寓数十人。
【组词】
寄寓、 寓士、 寓泊、 寓食、 寓客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