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1:04
词汇“惇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惇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未收录,但从字面意思来看,“惇”通常指敦厚、厚道,“物”则指事物、物品。结合起来,“惇物”可能指的是敦厚的事物或物品,或者是指具有敦厚品质的事物。
由于“惇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使用“惇”来形容物品或事物的例子,但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会出现。
由于“惇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强行构造句子,可能会是这样的:
同义词:敦厚之物、厚道之物 反义词:狡诈之物、奸诈之物
“惇”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使用,如《尚书》中有“惇叙九族”的句子,意指敦厚地叙说九族之事。然而,“惇物”作为一个词组,其历史演变和在语言中的变化并不明确,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的组合。
在传统文化中,“惇”字常与道德品质相关联,如敦厚、惇信等。因此,“惇物”可能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良好品质或传统美德的事物。
对于“惇物”,可能会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内在价值丰富的物品,给人以稳重、可靠的情感反应。
由于“惇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惇物”用于描述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深厚文化或情感价值的物品,如:
由于“惇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如果非要联想,可能会想到那些古朴、沉稳的物品,如古董家具、传统工艺品等。
由于“惇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并不明确。
“惇物”作为一个生僻词汇,其使用范围非常有限,主要在描述具有敦厚品质的事物时可能会被提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汉语丰富性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常见。
1.
【惇】
(形声。本义:敦厚,笃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惇,厚也。 、 《书·洛诰》-惇大成裕。 、 《书·舜典》-惇德允元。 、 《书·皋陶谟》-惇叙九族。 、 《国语·晋语四》-守学弥惇。 、 《汉书·公孙弘传》-惟戾以惇谨复终相位。
【组词】
惇大、 惇谨、 惇朴、 惇厚、 惇惇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