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1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12:20
冬耕:指在冬季进行的耕地作业,目的是为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为来年的春播作物做准备。冬耕通常在作物收获后进行,利用冬季的低温条件,有助于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和病原体,同时促进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
冬耕一词直接来源于汉语,由“冬”和“耕”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其字面意义。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冬耕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活动,因此这一词汇在农业相关的文献和记录中频繁出现。
在**传统文化中,冬耕被视为勤劳和预见性的象征。它体现了农民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未来收获的期待。在社会背景中,冬耕也是农业生产周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冬耕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勤劳和希望。它让我联想到农民在寒冷的冬天辛勤工作的场景,以及他们对未来丰收的期盼。
在我的家乡,冬耕是每年冬季的重要活动。我记得小时候,家人会在冬天的时候一起去田里帮忙,那是一种团结和期待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冬耕:
冬日的田野,沉默而深邃, 农人的犁,划过冰冷的土, 种子在梦中,等待春风的呼唤, 冬耕,是希望的序曲。
冬耕的场景让我联想到广阔的田野,农人挥舞着犁,土壤被翻起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犁与土壤摩擦的声音,以及农人之间的交谈声。
在不同文化中,冬耕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欧国家,由于冬季漫长且寒冷,冬耕可能不是常见的农业实践。而在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可能更适合进行耕作。
冬耕作为一个农业术语,不仅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活动,也承载了文化和社会的深层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农业文化和自然规律。
1.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
2.
【耕】
(形声。从耒(lěi),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同本义。翻松田土。
【引证】
《正字通》-耕,治田也。 、 《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 《山海经·海内经》-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 《齐民要术·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 、 《孟子·梁惠王上》-深耕易耨。 、 《乐府诗集·陌上桑》-耕者忘其犁。 、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组词】
耕食、 耕桑、 耕垡、 耕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