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0:23
“五更”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夜晚的第五个时段,通常用来表示凌晨时分,大约是现代时间中的凌晨3点到5点。在**古代,夜晚被分为五个时段,每个时段称为“更”,五更即最后一个时段,也是天快亮的时候。
在文学作品中,“五更”常用来描绘寂静、凄凉或孤独的氛围,如“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宋·晏殊《蝶恋花》)。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五更”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例如“他每天五更就起床锻炼”。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五更”可能被用来具体讨论古代的时间划分和生活方式。
“五更”源自**古代的时间划分系统,夜晚被分为五个时段,每个时段称为“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时间划分方式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五更”这个词汇仍然保留在语言中,特别是在文学和历史文献中。
在*传统文化中,“五更”常常与勤奋、早起和守时的美德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的官员和学者常常在五更时分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
“五更”这个词给我一种宁静、神秘和期待新开始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以及新的一天带来的无限可能。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有一次在五更时分起床,去山顶看日出。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五更”的宁静和美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五更”:
五更的钟声,轻轻敲响,
唤醒了沉睡的晨光。
露珠在叶尖闪烁,
新的一天,悄然绽放。
“五更”让我联想到清晨的宁静画面,如*雾笼罩的田野、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远处村庄的炊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时间划分可能不那么常见。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夜晚通常不会被如此细致地划分,但“dawn”(黎明)这个词可以与“五更”相类比,都指接近天亮的时间。
“五更”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更】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引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组词】
更无六耳、 更若、 更待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