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1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16:29
“包金”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在物体表面包裹一层金属,通常是黄金,以增加其价值和美观。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金属材料附着在其他材料上,使其具有金属的外观和质感。
在文学中,“包金”可能用来比喻某物表面华丽但内在空虚,如“他的成功只是包金的,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实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外表光鲜,但内在质量不高。在专业领域,如珠宝制作或装饰工艺,“包金”指的是一种工艺技术。
同义词:镀金、金箔、金饰 反义词:裸露、朴素、无装饰
“包金”一词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金属加工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用法,用来形容表面华丽但内在不足的事物。
在某些文化中,“包金”可能与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有关,如在古代**,包金的器皿常用于宫廷和贵族家庭。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可能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内在质量的现象。
“包金”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奢华、虚荣和表面功夫。它可能引起人们对物质主义和表面现象的反思,以及对真正价值和内在质量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产品或服务声称是“包金”的,但实际上质量并不高。这种经历提醒我们在购买时要仔细辨别,不要被外表所迷惑。
在诗歌中,可以将“包金”比喻为人生中的虚荣和浮华:
人生如梦,包金的外表, 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 真正的价值,不在于金光闪闪, 而在于内心的丰富和深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件包金的艺术品,金光闪闪,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内在的不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金属加工的声音,或是金币碰撞的清脆声响。
在不同文化中,“包金”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和使用情况。例如,在英语中,可能对应的是“gilded”或“gold-plated”,用法和含义相似,但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包金”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不仅指物理上的金属包裹,还常用于比喻和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注重内在质量,而不仅仅是外表的华丽。
1.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