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9:30
散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分散居住,指的是人们不集中在一个地方居住,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或区域。
在文学中,“散居”可能用来描述一个民族或群体由于历史原因而分散在世界各地,如犹太人的散居。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一个家庭成员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而分散在不同城市居住。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地理学,“散居”可能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模式。
“散居”一词源自汉语,由“散”和“居”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散”有分散、散开的意思,“居”则指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了更丰富的应用。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散居”可能带有特定的历史或政治含义。例如,犹太人的散居历史悠久,这与他们的**和文化身份紧密相关。
“散居”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分离、孤独或无根的感觉。它也可能引发对归属感和社区的思考。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因为工作或学*而与家人或朋友散居在不同地方的情况,这种经历可能加深了对“散居”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星辰散居夜空,各自闪烁,却共享同一片黑暗。”
视觉上,“散居”可能让人联想到分散的房屋或人群;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远处传来的零星声音,或是电话中与远方亲人的对话。
在英语中,“散居”可以对应为“diaspora”,这个词特指由于历史或政治原因而分散的民族或群体,如印度人的散居。
“散居”这个词在描述人口分布和社区关系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物理上的分散,还涉及到情感和社会层面的联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强我们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洞察力。
1.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
2.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