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9:14
词汇“囚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囚”指的是被关押的人,“制”可以理解为控制或限制。因此,“囚制”可以理解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严格控制或限制,使其处于被束缚或受限的状态。
由于“囚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种极端的控制或压迫状态。
由于“囚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可能是由“囚”和“制”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描述一种极端的控制状态。
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下,“囚制”可能被用来描述某种极端的政治或社会控制状态,如极权主义统治下的社会。
“囚制”一词通常带有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压迫、不自由和束缚。它可能引发人们对自由和权利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囚制”一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政治、社会或个人自由的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囚制”用于描述主人公在某种极端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或行动受限的情况。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一个人被束缚或限制的场景,如被锁链锁住或困在狭小的空间中。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控制或限制状态。
“囚制”一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它可以有效地描述一种极端的控制或限制状态。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囚】
(会意。从人在囗(围)中。本义:拘禁、囚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囚,系也。 、 《尔雅》-囚,拘也。 、 《诗·鲁颂·泮水》-在泮献囚。 、 《史记·始皇纪》-斯率囚。 、 司马迁《报任安书》-韩非囚秦。 、 《韩非子·难四》-景公乃囚阳虎。 、 唐·李朝威《柳毅传》-泾水之囚之至矣。
【组词】
囚阱、 囚解、 被囚;囚奴、 囚拘、 囚桎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