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6:42
画地为狱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作为监狱”,比喻限制或约束某人的行动自由,使其无法自由活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人的严格限制或约束,使其无法自由行动或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画地为狱 常用来形容对人物的严格限制,如在古代小说中描述囚犯被限制在某个区域内。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的过度约束或限制,例如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对个体自由的限制。
同义词:
反义词:
画地为狱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限制和约束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画地为狱** 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个体自由的严格限制。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过度限制个体自由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限制和约束,使人感到压抑和束缚。联想上,可能会想到被囚禁或限制的场景。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可以说是画地为狱,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探索世界的机会。
在诗歌中,可以将 画地为狱 融入到描述自由与束缚的主题中:
在画地为狱的圈内,
我寻找着自由的翅膀,
渴望飞越那无形的墙,
触摸那遥远的星光。
视觉上,画地为狱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被围墙或栅栏包围的区域,象征着限制和隔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锁链的声音或囚犯的叹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onfined to a small space" 或 "restricted area",但这些表达没有 画地为狱 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
画地为狱 这个成语在描述限制和约束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物理上的限制,还暗示了心理上的束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限制和约束的感受。
关于题材问题,一时曾相当狭隘,而且至今也还有人抱着之样的见解,以为必须直接采自抗战的现实,这可以说是~。
1.
【画】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 《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 、 《汉书·地理志上》-画壄分州。
【组词】
画野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 画界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