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32
词汇“哀悃”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哀悃”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哀悃”可能指的是一种深切的悲伤和真诚的情感。
由于“哀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使用。在古代文学中,可能用于描述人物内心的深切悲伤和真诚的情感表达。
“哀悃”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代文人在表达深切情感时创造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使用频率较低而逐渐淡出常用词汇范围。
在古代文化中,人们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因此“哀悃”这样的词汇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表达人物内心的深切情感。
“哀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真挚的悲伤。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表达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时的深情。
由于“哀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情感表达场合,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哀悃”来表达深切的悲伤和真诚的情感:
月下独酌,心中哀悃难言,
忆往昔欢笑,如今只剩孤影。
“哀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月下独酌,眼中流露出深切悲伤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古琴的悠扬旋律,传达出深沉的情感。
由于“哀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深切悲伤和真诚情感的表达是普遍存在的。
“哀悃”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语言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细腻表达的追求。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悃】
诚恳,诚挚。
【引证】
《说文》-悃,愊也。 、 《广韵》-悃,至诚。 、 《楚辞·卜居》-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 《汉书·刘向传》-发愤悃愊。 、 白居易《与陈给事书》-优愿俯察悃诚,不遗贱小。
【组词】
悃愊无华、 悃忱、 悃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