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9:57
失着(shī zhā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失去着落”或“失去方向”。它通常用来形容在行动、计划或思考中出现错误或失误,导致结果不如预期或失败。
“失着”一词源于汉语,由“失”和“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着”有“着落”、“方向”之意,而“失”表示“失去”。随着语言的发展,“失着”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失误和失败。
在**文化中,“失着”常与谨慎和周密的思考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认为,避免“失着”需要深思熟虑和细致的计划。
“失着”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和遗憾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失败和挫折,可能会引起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因为一次失着而错过了重要的机会。这次经历让我更加重视细节和计划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失着”融入到描述人生起伏的诗句中:
人生如棋局,
一步失着满盘输。
在英语中,“失着”可以对应为“blunder”或“mistake”,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错误本身,而不像“失着”那样强调失去方向或着落的感觉。
“失着”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错误和失败,还传达了失去方向和着落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失着”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