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0:36
词汇“折伐”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它是一个合成词,由“折”和“伐”两个字组成。
结合这两个字,假设“折伐”可以理解为“砍伐并导致断裂或损失”。
由于“折伐”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它是合成词,那么它的意义可能随着使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折伐”可能被用来强调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从而引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由于“折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环保项目中,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强调项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折伐”来表达对自然美景被破坏的哀愁:
昔日翠绿的山林,
如今只剩下折伐的痕迹。
如果“折伐”是一个特定文化或地区的词汇,那么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这需要具体的文化背景知识来进行比较。
尽管“折伐”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通过假设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词汇的构成和可能的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伐】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伐,击也。 、 《广雅》-伐,杀也。 、 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
【组词】
伐祭、 伐杀